开禧二年,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松夜延丙议。丙为松言曦必误国,松不省。盖丙尝为其父客,素知曦。三年正月甲午,曦僭号建官,称臣于金,以丙为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事既炽,丙不得脱,度徒逝世无益,阳与而阴图之。遂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谋诛曦。丙遣弟焕往约诸将,相与拊定。于是传檄诸道,按堵如故。曦僭位凡四十一日。三月戊寅,陈曦所以反及矫制平贼廉价赏功状,自劾待罪,函曦首级与曦所受金人诏印及所匿庚牌附驿。
时方议和,丙独戒饬将士,以攻为守,威声甚著。时沿边关口悉为金毁,丙遗时相书,云:“今于关表广结烈士,月给以粮,俾各保田庐,逮事定,则系之尺籍而劝之耕,庶可经久。”
贼张福、莫简叛。贼自阆趋遂宁,所过无不残灭。丙欲矜持十万缗往益昌募士。魏了翁移书宰执,谓安丙不起,则贼未即平,蜀未可定,虽贼亦曰:“须安相公作宣抚,事乃定耳。”诏起丙为四川宣抚使,予廉价。丙奏:“臣不辞老以报国。”至遂宁,贼犹负固于普州之茗山。丙命令诸军合围,绝其樵汲之路以困之。不久不多,俘获张福等十七人以献。
先是,夏人来乞师并兵攻金人,丙且奏且行,分遣将士趋秦、巩、凤翔,委丁焴控制,师次于巩。夏人以枢密使子宁众二十余万,约以夏兵野战,宋师攻城。既而攻巩不克,乃已。丙卒,讣闻,辍视朝二日。
(选自《宋史·安丙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松夜延丙议 延:邀请
B.陈曦所以反及矫制平贼廉价赏功状 矫:假托
C.贼犹负固于普州之茗山 负:遭遇
D.师次于巩 次:驻扎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注解安丙忠于国度的一组是(3分)
①寻又凿石徙溪,自是无水灾 ②遂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谋诛曦
③时方议和,丙独戒饬将士,以攻为守,威声甚著 ④贼自阆趋遂宁,所过无不残灭
⑤臣不辞老以报国 ⑥夏人来乞师并兵攻金人,丙且奏且行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归纳综合和剖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安丙恪尽职守,体恤庶民。他在隆庆府任职时,郡中发年夜水,他禀告上司,打开粮仓救援;他任年夜安军知军,曾用自家食粮救援遭旱灾的庶民。
B.安丙敢于和起义之人作奋斗。他对宣抚使程松说,吴曦会贻误国是,后来吴曦叛国投敌,并封安丙官职,安丙机灵地与吴曦周旋,最终革除了吴曦。
C.安丙很有威信,平定叛贼有功。叛贼张福等人作乱,官员和叛贼都以为只有安丙能力平定兵变,朝廷升引安丙,他领兵平叛,俘虏了张福等人。
D.安丙竭诚为国效率。边疆关隘遭到金国人损坏,他写信给宰相,提出本身的建议;他派兵和夏国人结合攻打金国;他逝世后皇帝停滞上朝两天表现悼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既炽,丙不得脱,度徒逝世无益,阳与而阴图之。(5分)
(2)今于关表广结烈士,月给以粮,俾各保田庐,逮事定,则系之尺籍而劝之耕,庶可经久。(5分)
谜底:
1.C(负:依仗)
2.D(①注解安丙有治理能力;④说的是叛贼的所作所为)
3.A(“曾用自家食粮救援遭旱灾的庶民”与原文不符,应是用自家的产业购置食粮救援遭旱灾的庶民)
4.(1)事态已经严重,安丙不克不及脱身,斟酌到白白送命没有利益,外面上介入暗地里却在策划。(得分点:度、徒、阴,句意2分)
(2)如今在关外普遍交结烈士,按月供应食粮,让他们各自保住地步衡宇,比及工作平定,就把他们编入军籍并勉励他们耕种,或允许以坚持久长。(得分点:系、劝、庶,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年间考中进士,调任年夜足县主簿。任隆庆府通判,嘉泰三年,郡中发年夜水,安丙禀告守臣张鼎,发放常平仓的食粮救援流民。不久又开凿山石使溪水改道,从此没有水患。任年夜安军知军,产生旱灾,庶民吃饭艰苦,安丙用自家产业到下流买了几万石米来救援。工作申报皇帝后,下诏增长一级官阶。
开禧二年,程松担负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职。程松晚上邀存问丙商讨。安丙向程松说吴曦必定会贻误国是,程松没有明确(安丙的意思)。因为安丙曾经是吴曦父亲的食客,一贯懂得吴曦。开禧三年正月甲午日,吴曦冒称伪号建置百官,向金国称臣,录用安丙担负丞相长史、署理行都省事。事态已经严重,安丙不克不及脱身,斟酌到白白送命没有利益,外面上介入暗地里却在策划。于是和杨巨源、李好义等人策划除失落吴曦。安丙派弟弟安焕去联络列位将领,互相击掌商定。于是转达文告到各道,安居如前。吴曦僭位共四十一天。三月戊寅日,陈说吴曦反水的原因以及假托圣命平定叛贼乘便奖赏有功人员的情形,自我弹劾期待定罪,用盒子装着吴曦的首级和吴曦接收的金国人的圣旨、金印以及隐蔽的庚牌交给驿使。
其时正在议和,只有安丙申饬整理将士,以攻为守,威名名誉很明显。其时边疆沿线的关隘全被金兵损坏,安丙写信给其时的宰相,说:“如今在关外普遍交结烈士,按月供应食粮,让他们各自保住地步衡宇,比及工作平定,就把他们编入军籍并勉励他们耕种,或允许以坚持久长。”
叛贼张福、莫简作乱。贼兵从阆州赶往遂宁,所经由的处所没有不残杀灭尽的。安丙想亲自带着十万缗钱去益昌招募士兵。魏了翁写信给宰相,以为安丙不升引,那么贼兵不克不及立时平定,蜀地不克不及安宁,即使叛贼也说:“必需安相公做宣抚,工作能力平定。”朝廷下诏升引安丙担负四川宣抚使,准予便利合适地行事。安丙上奏说:“我不辞年迈以报效国度。”达到遂宁,贼兵依然在普州的茗山依仗(险峻)固守。安丙命令各军合围,拒却他们砍柴取水的途径以使他们陷入困境。没过多久,俘虏了张福等十七人。
在这以前,夏国人来朝要求派部队合力攻打金国人,安丙一边上奏一边行为,分离吩咐消磨将士去秦、巩、凤翔,委派丁焴批示,军队驻扎在巩地。夏国人由枢密使子宁众带兵二十多万,商定夏国部队在野外作战,宋国部队攻打城池。不久进攻巩地掉败,于是休兵。安丙逝世,报丧给皇帝,停滞上朝两天。